世界文化遗产之敦煌莫高窟

2020-03-20 11:08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“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。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,同时也是宗教、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。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,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,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。”以上是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,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作出的评价。

莫高窟又名“千佛洞”,坐落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。在南北长1600余米的崖壁上,上下共分五层石窟,最高处可达50米。莫高窟规模宏大,内容丰富,历史悠久,现存洞窟492个,壁画45000余平方米,彩塑2415身。其中最大的塑像高达34.5米,最大的壁画约50平方米。

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(公元366年),至元代(公元1271~1368年)基本结束,其间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,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艺术、壁画艺术、彩塑艺术、石刻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。建筑艺术主要指表现在石窟的形式多种多样,包括禅窟、殿堂窟、塔庙窟、穹隆顶窟、影窟等,反映出多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。壁画艺术是莫高窟最精髓的部分,是一部直观且丰富的文化史,更被誉为“墙壁上的图书馆”。彩塑艺术主要反映在对佛、菩萨、弟子、尊神等佛教人物造像上,主要形式以圆塑、浮塑和影塑为主,风格亦随时代变迁而迥然不同,被称为“形象历史博物馆”。

1900年莫高窟“藏经洞”的偶然发现,令洞里藏有的近六万件珍贵文物重见天日。这些藏品跨度从三国魏晋至北宋,有经卷、文书,织绣和画像等。其中文书除汉文写本外,还有六分之一是由栗特文、佉卢文、回鹘文、吐蕃文、梵文、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。这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。这次震惊全世界的重大发现,诞生出了著名的“敦煌学”,目前这已成了一门国际显学。

莫高窟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,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,成为后人窥探前人世界的一个绝好入口。


责任编辑:1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华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